全国城贸联

全国城贸联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欢迎您!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区域经济 >> 阅读文章

19个国家级开发区代表聚首增城

2010-12-15 22:37:26 来源:全国城贸联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浏览:2530

19个国家级开发区代表聚首增城

2010-06-11增城日报

  商务部在我市召开部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

    19个国家级开发区代表聚首增城

    (记者 张文雄 凌云)昨日,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东部部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凤凰城大酒店举行。国家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骞芳莉,中国开发区协会高级顾问柳孝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曲建,东部地区19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吴军,副巡视员陈育明,广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陈磊,我市领导叶牛平、曾赤鸣、何鎏辉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由骞芳莉主持。会上,增城、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北京、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南京、连云港、南通、昆山、温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等19家东部地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各类开发园区代表分别发言。大家围绕十二五期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培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及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与监测机制,扩大内需提高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性功能分工、优势互补,优化土地资源深度开发,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展开研讨,为制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规划出谋划策。
    骞芳莉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规划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一个五年建设和发展的方针、指南,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做好的大事。骞芳莉就如何做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七点要求:一是理念上要继续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规划编制中,既要继承更要创新,把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充分吸收十一五规划期间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成熟的做法,更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与时俱进,拓宽视野,突破传统的思维,更新规划理念,同时还要增强忧患意识,提升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的高度。二是目标上要力求合理,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加强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好地确定未来五年产业的选择。发展指标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兼顾指标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既要充分吸收十一五规划的指标,又要根据新的形势确定新的目标和指标。指标的制定要适度超前,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重点发展制造业。认真研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巩固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发挥自身优势,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对接国家产业调整和产业发展规划。四是针对国际经济的新形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一步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五是在十二五规划中要创新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突出和发挥开发区的优势。六是开发区要注重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可通过同城、同省和跨省、跨国合作等形式发展。七是规划要分类指导。在十二五规划中对东部、中部、西部以及边贸合作区等区域作分类指导,同时考虑新、旧开发区的分类指导。
    我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赤鸣代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了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系统谋划和推进开发区发展的发言。他说,我市一是围绕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把开发区纳入到珠三角、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发展当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凭借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实际,推动与周边开发区实现错位联动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全国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华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新平台、粤港澳研发创新合作区和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基地。二是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明确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把增城开发区视作广州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能力和集聚功能的重要支撑点,初步提出了开发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力争2015年园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00亿元、1500亿元、600亿元和80亿元,税收达到100亿元,使其成为广州市新的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成为一座创新型、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区。三是围绕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探索开发区与其他区域联动发展的机制。我市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和作用,做大做强南部新型工业区,辐射带动中部文化生活区和北部生态产业区发展,在土地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安排、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形成联动合作机制,实现区域性资源合理配置、功能科学分工、产业互补互动发展,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曾赤鸣说,我市将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谋划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以汽车制造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以总部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抓住新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契机系统谋划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一编制规划和编制精细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开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全国城贸联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京ICP备10038747号  
主办单位:全国城贸联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电话:010-64515462 010-58230041  邮编:100710
地址:北京安外东后巷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研究院2号楼120室 bj7187@126.com